藝術大師 Masterpieces on the Road

語言:英文
長度:23分鐘x26集
類型:人文藝術教育類動畫(HD)

內容簡介:

本節目將介紹26位世界級的藝術大師,帶領您一同暢遊名畫的世界,瞭解大師的生平與創作過程,是一部不能錯過的藝術經典之作。


梵谷 Gogh, Vincent (Willem) van (生於1853年三月三十日於荷蘭Zundert–逝於 1890年七月二十九日於巴黎近郊的Auvers-sur-Oise), 常被認為是荷蘭繼Rembrandt 之後最偉大的畫家。他對於現代化派的印象派畫風極具影響力。在短短的十年內,他的創作透過大膽的用色、粗獷的筆觸以及精神上憤怒的情緒,造成了風潮。代表作中包括了許多自畫像,以及著名的 The Starry Night (1889).

他的叔叔是一家國際畫作交易所的股東。梵谷1869 年開始在海牙的分公司工作。 1873 年他被派往倫敦,而且追求房東的女兒未果。這是他和女人之間不幸的開始,而被壓抑的熱情帶給他的影響太大,結果被解雇了。1876年他回到英國擔任一間學校的義務助手,他對城市中貧窮者的熟悉點燃了他服務大眾的熱情。他的父親是一位基督教牧師,且梵谷一開始接受的即為傳教教育,但他在 1878 年放棄了學業,到比利時的 Borinage 地區去擔任貧苦礦工的牧師。後來卻因為他對基督教教義的解釋反而遭到解除職務。之後,他繼續留在 Borinage,遭受著貧窮與心理危機的打擊。

一直到 1880 年,他才發現他真正的職業應該是藝術,而唯有藝術才能給人性應有的慰藉。這時,他以唯一的信念,瘋狂地進行著這新的「傳教」,雖然經濟的狀況極度糟糕,身體也營養不良。他生命中最後的十年貢獻出了驚人的作品數量,約八百幅油畫,以及八百幅其他的畫作。


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1862年-1918年,又譯古斯塔夫·克裡姆特)生於維也納,是一位奧地利知名象徵主義畫家。他創辦了維也納分離派,也是所謂維也納文化圈代表人物。

林姆曾進入在維也納的奧地利博物館的藝術和工藝學校 。1883 年到 1892 年這段時期,他為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的三角壁﹝spandrels﹞作的畫中,表現出有意再創埃及、希臘和古義大利風格。

1897 年,他成為一個新成立的獨立藝術家組織 「維也納分離派」﹝Vienna Secession﹞的第一任主席。這是一種新風格的開始,具有象徵性和裝飾性的特色。在他的後期作品中,仍保留了自然主義和風格化﹝stylization﹞並存的特色。

1902 年,他創作了《貝多芬帶飾》﹝Beethoven frieze﹞,是為第十四屆分離派畫展中,克林格﹝Max Klinger﹞的貝多芬雕像展所作的裝飾。這期間,他為維也納大學大廳的天花板從事設計的工作,如:《哲學》﹝Philosophy﹞,《醫學》﹝Medicine﹞,《法學》﹝Jurisprudence﹞。這些繪畫作品被大學和政府中保守的份子嚴厲抨擊,經過長期的詆毀後,終於回到他身邊,但是目前已被公認是不朽的藝術作品之一,尤其是《法學》一件,預示了為「史托克列宮」﹝Palais Stoclet﹞餐室所作的設計,它具有克林姆晚期繪畫中,運用幾何形、色彩裝飾功能的特色,尤其是性愛的主題。


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
莫內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廣。莫內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內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除此之外,莫內對於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他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完美的表達。莫內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作多幅的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覺。

莫內一生遺留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畫及2700封信件。足跡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從法國到倫敦、威尼斯、挪威,在各地旅行寫生,留下無數的作品。

重要作品:
《印象·日出》 (Impression, Sunrise)
描繪莫內看日出的感覺。這幅畫在1874年公開展出後,引發了許多爭論,印象派(Impressionnisme)名稱的由來就是來自此作品。


林布蘭·哈爾曼松·凡·萊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是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
林布蘭年少成名,但半生潦倒。他的作品在他在世時即享有盛名[,幾乎當時所有重要的荷蘭畫家都出自他的門下。林布蘭的頂峰之作當屬肖像畫包括自畫像以及取自聖經內容的繪畫。他的一系列自畫像如同一部獨一無二的自傳,畫家的自我審視真誠而不矯飾。

在油畫和版畫創作中,倫布朗展現了他對古典意象的完美把握,同時加入了他自身的經驗和觀察。比如聖經場景的繪畫中,同時體現了他對聖經文本的理解,對古典構圖的運用,以及他對阿姆斯特丹猶太族群的觀察。正由於這種感同身受的力量,他被稱為「文明的先知」。

林布蘭生於荷蘭萊頓,父親是磨坊主,母親是麵包師的女兒,他們共有九個孩子。
林布蘭14歲進萊頓大學;17歲去阿姆斯特丹向歷史畫家拉斯特曼學畫;1627年21歲時已經基本掌握油畫、素描和蝕刻畫的技巧並發展了自己的風格,回家鄉自己開畫室招徒作畫,期間畫了許多自畫像;1631年離開萊頓去阿姆斯特丹,30年代就成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畫家。他的肖像畫風格人物安排具有戲劇性,深深打動人心,他以神話和宗教故事為題材的作品供不應求。他對戲劇很感興趣,經常利用如同舞臺高光的亮色描繪在陰暗背景下的人物。1650年代後,他的畫更為寬闊有力,利用迭色使畫面更加有立體感。
從1640年代開始,他經常到鄉村漫步和作畫,創作了許多反映大自然的素描和版畫,風格質樸。1661年是他作畫最多的一年,1663年以後就作畫較少,結交了許多中下階層的市民,眼界更為開闊,技巧更為成熟,創造力達到頂峰。

林布蘭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畫,300多幅蝕版畫和2000多幅素描,幾乎畫了100多幅自畫像,而且幾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畫中出現過。
代表作之一:《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


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1814 ~ 1875﹞
米勒是法國一位偉大的寫實主義田園畫家。批評家朱裡亞.卡萊德在他撰寫的巨著《米勒藝術史》中,指出米勒的作品刻劃出他當時那個時代一般平民的人心和思想,表現了近代思想,是位高貴而不朽的人性畫家。他出身農民,一生描繪農夫的田園生活,筆觸親切而感人。

羅曼羅蘭曾撰寫一本《米勒傳》﹝The Popular Library of Art 叢書之一,1902 年在倫敦出版。﹞當時羅曼羅蘭正在撰寫「偉人傳」,1903 年出版《貝多芬傳》,1907 年出版《米蓋朗基羅的生涯》。他把米勒也列為英雄之一,因為他認為米勒具有忍耐、愛、勇氣與信念,從事藝術,深具不屈不撓的英雄精神。

米勒一生留下作品不多,他從 1840 年至逝世的三十多年間,所作的油畫約僅八十幅,而且多數是小幅。這並非他對創作缺少熱情和精力,而是他重於思考。每作一畫經常重複思考,這可從他留下的許多素描草稿看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並不在於作品之多寡,只要能有幾幅作品在美術史上留名,也就足以永垂不朽。米勒就是如此。

1857年的作品《拾穗》,可說是米勒最著名的畫作。此畫描繪三名農婦在一片金黃色的麥田中撿拾收割過後的麥穗。在畫面中充滿的感傷與人性尊嚴的寧靜,奠定了米勒在法國自然派畫家中的重要地位。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1841年2月25日-1919年12月3日),法國畫家,是印象派發展史上有領導地位的人物之一。

雷諾瓦出生於法國上維埃納省利摩日,一個工人階級的家庭之中。在童年時期,雷諾瓦在一家瓷器工廠工作,而他的繪畫才能使他得到了繪製瓷器的差事。而在他進入美術學校之前,還受外國傳教士的委託,繪畫室內的裝飾物和裝飾扇子的經歷[。在這個時期,他還去參觀羅浮宮學習法國有名畫家的各種技法。

1862年,雷諾瓦前往巴黎,在查爾斯·格萊爾門下開始學習美術。在那裡,他會見了艾佛烈·希斯裡、弗雷德瑞克·巴吉爾和克勞德·莫內[3]。在1860年代期間,雷諾瓦其實是沒有財力去購置顏料的。縱使在1864年,他的畫作在法國沙龍第一次展出[,在接下來的10年也無法廣受人知,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普法戰爭所引發的動亂。

• 1870年代-參加了沙龍落選畫展,開始了印象畫派的說明和推廣。普法戰爭期間,他曾被政府誤以為是間諜而逮捕。這個時期雷諾瓦不像卡米耶·畢沙羅,高更等畫家走避他鄉,而是待在巴黎畫了很多街頭生活風景做為紀錄,這些畫作他都用大尺寸的畫布繪畫,經典之作《煎餅磨坊的舞會》(Le Bal au Moulin de la Galette或Dance at Le Moulin de la Galette)就是1876年畫出來的。此畫有一米三高,一米七寬,現收藏於法國奧塞博物館。
• 1880年代-1881年他畫出了另一個經典的作品:《船上的午宴》(Luncheon of the Boating Party)。但在此畫之後,雷諾瓦逐漸放棄專注在製造光影的呈現,而趨向於較平實的描繪。這段時期他也旅遊到西班牙,義大利等國,並結婚生子了。
• 1890年代-此時雷諾瓦已可算成功的畫家,安享家庭和樂的氣氛當中,他仍繼續繪畫,畫出了許多迷人的親情小品。
• 1900年代-雷諾瓦晚年仍勤勉的在繪畫上精進,他畫了很多裸體的女性,將柔軟的視覺觸感表現的栩栩如生。
• 1910年代-有生之年終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懸掛在羅浮宮中,1919年逝世。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年6月7日-1903年5月9日),生於法國巴黎,印象派畫家。大部份藝術史家將他歸於後印象派。

高更的作品趨向於「原始」的風格。其用色和線條都較為粗獷。高更的作品中往往充滿具象徵性的物與人。此外他是印象派中融合了原始藝術風格的知名藝術家。現代藝術史中,高更往往被拿來與梵谷並論,他們曾經是很好的朋友,互相畫過對方的肖像,但最後卻步上不同的道路,並沒有維持很好的友誼。高更不喜歡都市文明,反而嚮往蠻荒的生活,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看得出來。

• 1848年-生於法國巴黎。
• 1870年代-從法國海軍退伍,回到巴黎經商。
• 1880年代-開始接觸印象派畫家,1884年隨家人搬到丹麥的哥本哈根,經商失敗後,在1885年搬回巴黎,此時他已經結婚,並試圖從他所愛的自然生活中建立起自己獨特的畫風。
• 1890年代-高更已搬去南太平洋的小島-大溪地(Tahiti)居住。在大溪地他畫出了許多為後人所知的代表作品。包括1897年,高更畫出生平最大幅的(高1.5米,寬3.6米)的經典作品:《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 1903年-高更死於疾病纏身。在他搬到大溪地之後,他只回去過法國一次。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又譯「馬諦斯」,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是法國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

馬蒂斯出生在法國北部省的康佈雷附近,1887年去巴黎學習法律,畢業後回家鄉作為一名地方法院行政官。他在得闌尾炎生病期間,第一次開始作畫,並發現了其中的樂趣「如同在天堂裡」。1891年,他回到巴黎,在朱裡安學院學習繪畫,成為布格羅和莫羅的學生。

由於受到後印象派的畫家塞尚、高更、梵谷、希涅克等人的影響,同時吸收日本藝術形式,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將顏色的作用發揮到極至,從1899年到1905年他的作品多採用了希涅克的點彩畫派技巧。

他的作品於1901年第一次參展,1904年第一次召開個人畫展。1905年他到南方和安德列·德朗一起工作,不時去蘭色海岸,他這時的風格轉變為平坦的畫面,輪廓鮮明,不顧細節,色彩大膽,成為野獸派的領袖。當時野獸派包括德朗、哈奧·杜菲和莫里斯·弗拉曼克等人。1906年野獸派運動開始逐漸消失,但馬蒂斯始終堅持自己的風格,在1906年到1917年之間創造了許多作品。

他是年輕的畢卡索的朋友,同時又是對手,他認為自己的畫作是來自自然,而畢卡索的是來自自己的想像。兩個人都以女人和靜物作為主要描繪對象,馬蒂斯更傾向將描繪的對象放到真實的場景中。

從1917年直到1954年去世,馬蒂斯居住在蘭色海岸尼斯的郊區,他的作品也變得放鬆和平和,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西方藝術界普遍的趨勢,例如畢卡索的新古典主義和德朗回歸傳統也是一樣。

1930年以後,他的作品變得更為簡單、大膽和嚴酷。1941年他得了癌症,手術後只能坐輪椅,但他沒有停止工作,在助手的幫助下他設立了一個剪紙學校。

目前他的繪畫賣到1700萬美元,2002年他的雕塑「裸體 I (黎明)」賣到920萬美元,創了雕塑作品價值的新高。


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年3月1日-1510年5月17日),原名亞歷桑德羅·菲利佩皮(Alessandro Filipepi)是歐洲文藝復興早期的佛羅倫斯畫派藝術家。
波提切利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波提切利」是他的綽號,意為「小桶」。從小酷愛繪畫的他最早被做皮革匠的父親送去學做一名金銀藝匠學徒,但後遵從他本人的意願,將他送到菲力浦·利比的畫室學習繪畫。利比以哥德式的手法,對三維立體事物的把握、對細微人物臉部表情的表現和對細節的重視都對波提切利日後的繪畫風格造成了深遠影響。此外,波拉約洛兄弟的雕塑作品也對波提切利產生過影響。之後他又從師韋羅基奧,曾與小他7歲的李奧納多·達·文西是同學。1470年,他自立門戶,開設個人繪畫工作室,很快就受到美第奇家族的賞識,向他訂購了大量的畫作。與強大的美第奇家族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也使畫家獲得政治上的保護,並享有有利的繪畫條件。此外也是通過這一層關係,波提切利得以接觸到佛羅倫斯上流社會和文藝界名流,開拓了視野,接觸各方面多種的知識。
在美第奇家族掌權的期間,波提切利為他們做了多幅名畫,聲名大躁。1477年他以詩人波利蒂安歌頌愛神維納斯的長詩為主題,為美第奇別墅所畫《春》。這幅畫已經和《維納斯的誕生》一起,成為波提切利一生中最著名的兩幅畫作。在這幅畫中,波提切利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對古代神話故事重新演繹,人物線條流暢,色彩明亮燦爛,卻又在充滿著歡樂詳和的氣氛中,帶有一絲憂愁。
1485年完成的《維納斯的誕生》是波提切利的另一幅傑作,表現的是希臘神話中代表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從大海中誕生的場景,這幅畫的繪畫風格在當時頗為與眾不同,不強調明暗法來表現人體造型,而更強調輪廓線,使得人體有淺浮雕的感覺,而且極適合裝飾作用。畫面中的女神肌膚潔白,金色的長發飄逸,無愧為是完美的化身;但臉上卻又掛有淡淡的憂愁、迷惘和困惑。
另一幅為世人所熟知的畫作是他的《三博士來朝》。這幅畫為他在整個歐洲贏得了聲譽,並也因此於1481年7月被教宗召喚到羅馬,為西斯廷禮拜堂作壁畫。
1492年,佛羅倫斯發生政治巨變,美第奇家族遭驅逐,宗教極端的薩沃納羅拉掌權,波提切利也是他的追隨者之一,並曾在臭名昭著的「虛榮的篝火」中燒毀過多幅自己的畫作,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波提切利的後半生聲名下滑,晚年貧困潦倒,只能靠救濟度日,最終於1510年去世,安葬於佛羅倫斯「全體聖徒」教堂墓地。


艾德嘉·竇加(Edgar Degas,1834年7月19日-1917年9月27日),法國印象派畫家、雕塑家。
竇加生於法國巴黎,原名為艾德嘉·依列爾·日爾曼·竇加(Edgar Hilaire Germain de Gas)。他曾在巴黎藝術學院(École des Beaux-Arts)學習繪畫,受到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的很大影響。竇加富於創新的構圖、細緻的描繪和對動作的透徹表達使他成為19世紀晚期現代藝術的大師之一。他最著名的繪畫題材包括芭蕾舞演員和其他女性、以及賽馬。他通常被認為是屬於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現實主義或者浪漫主義畫派風格。
居住於巴黎蒙馬特高地期間,他與繪畫模特蘇珊·瓦拉東曾保持親密關係。在竇加的鼓勵下,瓦拉東堅持繪畫的嘗試,她後來成為當時最著名的女畫家之一。
竇加於1872年~1873年間,居住在美國路易西安納州紐奧良。這期間他創作的「紐奧良棉花交易所」是唯一一幅他在世時被博物館收購的作品。
1880年代起,竇加的視力開始衰退。此後,他的創作轉向雕塑和彩色蠟筆畫,這些對視力要求不高。
竇加死於巴黎,葬在巴黎蒙馬特墓地。
現在,竇加作品的售價有的達到1600萬美元。


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現主義畫家和版畫複製匠。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
在蒙克的畫家生涯中,他多次曾改變藝術風格。在1880年代,蒙克是自然派(比如《漢斯·耶格的肖像》)和半印象派(見《拉法耶特大街》)。1892年,蒙克樹立了具個人特色的綜合派原始畫風(比如《憂鬱》),在此色彩成為一種象徵,亦是種具有承載功能的元素(比方說《吶喊》)。1890年代,蒙克傾向選擇景深較淺的作畫空間,他經常把畫中的人物安置在前臺。
蒙克一直想表現人物的內心的心理狀態,出現在他畫中的人物呈現了最能表現這種狀態的姿勢(見《灰燼》),這種安排讓蒙克的畫帶來一種好像人物、空氣、記憶、動作和時間在一霎剎那間凝固的感覺,那也許正是人物內心活動達到頂峰的一瞬間。
蒙克所畫的人物,猶如舞臺劇的各個角色(就像《病室裡的死亡》),很可能每種特定的姿勢就代表一種特定情緒,類似於某種身體語言。由於蒙克所畫的人物都承擔著表現一種特定心理狀態的使命(以《吶喊》為最有名),所以他創造的男人和女人不是現實的。蒙克堅稱,印象派並不適合於自己的藝術。他對描寫現實的任意一個斷面也不感興趣,他要描寫的是那種充滿了情緒內涵的,且具有巨大的傳神力的狀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蒙克殫精竭慮地構思,他的作品創造了緊張氣氛。
《吶喊》(挪威語Skrik,也譯作《尖叫》,作於1893年),是蒙克最著名的代表作,被認為是存在主義中表現人類苦悶的偶像作品,和其他作品的慣例一樣,他一共畫了四個不同版本的《吶喊》。蒙克在世紀之交時期創作了交響樂式的《生命的飾帶》(The Frieze of Life)系列,《吶喊》屬於這個系列。這個系列涉及了生命、愛情、恐懼、死亡和憂鬱等主題。


愛德華·馬奈(法文:Édouard Manet,1832年1月23日-1883年4月30日),出生在法國巴黎的寫實派與印象派畫家。
馬奈於 1832 年出生於巴黎一個富有的家庭,從小便喜愛繪畫,並立志要成為一位畫家。他於 1850 年進入託馬.庫提赫畫室,同時拼命吸取各派古典繪畫大師的藝術精華。
馬奈反對細部繪畫的矯柔做作,而以強烈、純真的色彩來替代過於黯淡的表現。他也唾棄那種根據自己看到的而非感受到的作畫方式。他希望在畫布上傳達自己深刻的感情,以及反映事物的真相。他認為,主題對繪畫來說是次要的。
1870 年,他的健康狀況惡化,但他仍不顧一切地堅持創作,而女人始終是他最喜愛的主題。
馬奈的畫風乍看之下應該屬於古典的寫實派畫風,其人物細節都相當有真實感。但馬奈之所以也被歸為印象派畫家的原因,在於他所畫的主題,顛覆了寫實派的保守思考。要畫戰爭,就畫衝突性高的,被處決的畫面。要畫野餐,就畫爭議性高的對比,裸女自然的坐在穿西服的紳士當中。馬奈很明顯的表示出,印象派並不僅僅靠繪畫技巧來與眾不同,主題也可以重新思考的一個概念。
重要作品:
《草地上的午餐》,1862年到1863年,收藏於奧塞美術館
《吹笛子的少年》,1866年,收藏於奧塞美術館
《奧林比亞》,1863年,收藏於奧塞美術館
《槍決國王馬克西米連》,1867年,收藏於德國曼海姆美術館


李奧納多·達文西(義大利文:Leonard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又譯達芬奇,全名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羅·達文西(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是一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多項領域博學者,其同時是建築師、解剖學者、藝術家、工程師、數學家、發明家,他無窮的好奇與創意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而且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他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
達文西的父母為地主與農婦,他在義大利佛羅倫斯附近的文西城出生與長大。達文西以其畫作寫實性及具影響力聞名,前者如《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以寫實著稱,後者像《維特魯威人》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具有超越當時的廣泛構思,著名的概念性發明比方直昇機、坦克車、太陽能聚焦使用、計算機、板塊構造論基本原理、雙層殼等許多構想。在他的生平中,這麼多的設計衹有少數能建造出來或具體可行;現代科學所用的冶金及工程學技術在文藝復興時代方處於搖籃期。此外,達文西顯著提升了解剖學、天文學、土木、水利工程學、光學以及流體動力學等領域的知識水準。他的作品中衹有極少數畫作流傳下來,加上散佈在形形色色收藏中包括了繪畫、科學示意圖、筆記的手稿。
「達文西」(da Vinci)並不是姓,而是表示文西城出身之意。全名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羅·達文西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意思是「文西城梅瑟·皮耶羅之子──李奧納多」。
目前已知最早有日期紀錄的達文西作品是1473年8月5日以阿莫穀(Arno valley)的筆及墨水繪成的畫作。在1476年至1478年間達文西接受了兩件畫約,由此臆斷當時他有一間自己的工作室。
大約在1482年至1498年間,米蘭公爵(Duke of Milan)盧多維科·斯福爾紮聘僱達文西並允許他和學徒開設工作室。這個位置就是1495年米蘭公爵企圖拯救米蘭避免被法國查理斯八世統治,將70噸青銅鑄造成武器,大炮的材料,而這些材料原本是達文西打算用來製作馬雕塑──葛蘭·卡麥羅(“Gran Cavallo”)。
1498年,當法國回歸路易士十二世統治時,米蘭不戰而降,斯福爾紮家族因此被推翻了。達文西仍在米蘭待了一段時間,直到有一天清晨,他發現葛蘭·卡麥羅的實物大小黏土模型被法國弓箭手拿來當作標靶練習。達文西與他的至友兼助手沙萊(Salai)以及第一個描述複式簿記的朋友盧卡·帕西歐裡(Luca Pacioli)離開米蘭來到曼圖亞,兩個月後到達威尼斯。在威尼斯,達文西被聘為軍事工程師。隨後於西元1500年的4月終回到佛羅倫斯。
在佛羅倫斯,達文西進入教宗亞歷山大六世之子凱薩·波吉耳的部門,擔任軍事建築暨工程師,並隨凱薩·波吉耳遊遍義大利。1506年,達文西回米蘭,那時繼瑞士傭兵(Swiss mercenaries)被驅逐出法國,米蘭已回歸馬克西米連·斯福爾紮(Maximilian Sforza)的統治。
在1513年至1516年間,達文西住在羅馬,當時著名的畫家像拉斐爾及米開朗基羅在羅馬很活躍,不過達文西並沒與這些藝術家經常接觸。然而在可能違背藝術家的想法下,他卻是將米開朗基羅的傑作「大衛像」重新安置在佛羅倫斯的關鍵人物。
達文西人生最後的三年,受到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請,移居到法國的昂布瓦斯,弗朗索瓦一世則贈予達文西克勞斯·呂斯城堡作為居所,在這三年間,達文西為香波爾城堡設計了螺旋雙梯。1519年,達文西終死於弗朗索瓦一世的懷內,其後葬於昂布瓦斯城堡的聖·於貝爾小教堂。

 


Total Episodes:23 minutes X 26 Episodes (HD)

Category: 2D Animation Documentary

Language: English

Subtitle: Chinese / English

Synopsis:

This animation provides an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to learn about masterpieces with a unique technique of switching animation to film back and forth. Not only does it describe art history behind masterpieces but also background histories of artists so viewers can easily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arts better through a more fun and interesting way.

  • Characters/Specialties

From Vincent van Gogh to Claude Monet to Gustav Klimt to Jungsun to Jang Seung-Up, ‘Masterpieces on the Road’ offers a glimpse at 26 legendary artists’ life and their arts. You will hear a story never told and discover pieces never seen. By examining meaningful events in their lives, you will get to know more real side of the artists.

語言:英文 長度:23分鐘x26集 類型:人文藝術教育類動畫(HD) 內容簡介: 本節目將介紹26位世界級的藝…